在探索人們有多少種情緒的歷程裡,
也讓我們在自我覺察的過程中,訓練自己有更細微的感知能力。

 

每一種相似的字詞,很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情緒,
而我們常常忽略它們的差異,甚或是將它們劃上等號。
但其實,背後所蘊含的意涵是不同的。

 

從小到大,我們曾接觸、參與各種團體,
於進行分組討論時,大家是否觀察到,
每位組員是以怎樣的行為來確定自己在團體系統裡的自我定位?
而自己在團體裡的行為模式(人格特質)是否就是自己在實際生活裡的寫照?

 

有的人,具有領袖特質,願意主動承擔、計畫或協助執行一些事情;
有的人,可能選擇在一旁觀看,以逃避可能面臨到的責任或風險所帶來的壓力、焦慮;
有的人,會主動建立連結關係;
有的人,不擅長於與人交往;
有的人,則會迎向挑戰。

 

許多時候,我們被許多外界似是而非的訊息混淆,以致於看不清真相,例如,自信。
很多時候,「自信」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命題。
我們以為,一個人必須先要有自信(通過給自己不斷的加油與自我催眠)才能順利完成某件事,如小學體育課的「跳箱」項目。
但其實,事情的真相往往是「你勇敢或不勇敢」而已。

 

你若勇敢就有機會跳過,即便最後仍是撞箱、跳不上、跳不過,
但也換得了一個自我了解的機會。
但若不勇敢,則連了解自己能耐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所以,在現實世界中,往往不存在「自不自信」的命題,
只存在「勇敢不勇敢」的問題。

 

DSCN2006.JPG

arrow
arrow

    夏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